11月29日下午,“形勢與政策”課名師大講堂在學校抗疫前線順利開講。校黨委副書記陳樹武、劉祖華、羅賢甲,副校長鄒新月作為主講嘉賓,共同走進大講堂,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通過廣財慕課平臺,以線上直播方式,面向全校本科生展開講授。2020級7500多名同學觀看直播並參與互動,另外2019、2021和2022三♀個年級近14000名學生將在12月6日的形勢與政策課上以錄播形式進行學習。
基於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,四位校領導從不同側面展開講授。
陳樹武圍繞為什麽學?學什麽?怎樣學?三個問題,引導學生掌握學習黨的二新鲜的红薯十大精神的意義、內容和方法,強調要註意三個方面:要在全面學習、全面把握、全面落實上下功夫;要做到“五竹镇镇個牢牢把握”;要走進基層、走進群眾、聯系實際、務求實效。
劉祖華則從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系入手,澄清概念,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特征,最後從九個方面詳細▽介紹了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部署。
羅賢甲從本學期學校應對疫情防控、以及教師學生在防疫〓過程中所體現出的理解雪莲和擔當作為切入點,跟同學們分享了自己關於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和特征的理解※,並列出與之相關的三個問題,供同學們課後進▅一步思考,以此促進對於中國式現⊙代化問題的理解。
鄒新月根據報告中關於共同富裕的相關論述,從物質〖生活、精神文化、法治建設和金胎國家安全等層面闡述了共同富ω 裕的深刻內涵,並從高質量發展均衡機制、量力而行可及性機制以及規範收入分配秩序、規範財富積累機制等方面介紹了○共同富裕的推進機制。
此次活動是我︾校“形勢與政策”課的一次創新性探索。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一主題,四位校領導¤同時講授,全校兩萬多名學生參與課堂,生動▆踐行了“大思政課”探討“大問題”、建設“大課堂”、凝聚“大智慧”、拓展“大格局”的教學■理念。